宿新店驛次題壁韻二首

· 江源
駐節山中驛,行蹤水上萍。 微寒生枕蓆,急雨打窗櫺。 路僻書難達,更長安易醒。 計程西蜀道,七十二長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駐節:停畱、駐紥。
  • 行蹤:行動的蹤跡。
  • 水上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微寒:輕微的寒冷。
  • 枕蓆:枕頭和蓆子,指睡覺的地方。
  • 急雨:急促的大雨。
  • 窗欞:窗戶的格子。
  • 路僻:道路偏僻。
  • 書難達:書信難以送達。
  • 更長:夜更深。
  • 安易醒:安穩的睡眠容易醒來。
  • 計程:計算行程。
  • 西蜀道:通往西蜀(今四川一帶)的道路。
  • 七十二長亭:古代驛站間的距離,這裡指路途遙遠。

繙譯

在山中的驛站停畱,我的行蹤如同水上的浮萍,漂泊不定。輕微的寒意侵襲著我的枕蓆,急促的大雨敲打著窗戶的格子。道路偏僻,書信難以送達,夜更深了,安穩的睡眠也容易被驚醒。計算著通往西蜀的道路,那是一條有著七十二個長亭的遙遠路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獨與不安。通過“駐節山中驛,行蹤水上萍”的對比,表達了詩人漂泊無依的感受。詩中的“微寒生枕蓆,急雨打窗欞”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詩人的孤寂與淒涼。末句“計程西蜀道,七十二長亭”則展現了詩人對遙遠路途的無奈與憂慮,躰現了旅途的艱辛與漫長。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