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勾漏
仙靈存窟宅,瑤木蔭巖柵。我行選名山,始躡勾漏石。
我聞勾漏爲二十二之洞天,紆盤勾曲非人寰。上有石峯千丈之崟岌,前有清溪萬折之潺湲。
普照嵓前雲出入,白沙洞口雲流溼。仙壇石牀互低昂,寶蓋靈幡復披拂。
石鼎丹爐五百春,棲真昔有葛仙人。道窮要眇歸玄牝,心自虛無養穀神。
策杖芒鞋尋碧洞,臨風迤邐覓仙倫。仙乎仙乎不可見,稚川杳矣誰能親。
忽聞招我彩雲裏,便御茅龍朝太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窟宅:洞穴,這裡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瑤木:傳說中仙境裡的樹木。
- 巖柵:巖石搆成的屏障。
- 勾漏:地名,指勾漏山,位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
- 崟岌(yín jí):高聳險峻。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緩慢的樣子。
- 嵓(yán):同“巖”,山崖。
- 披拂:飄動。
- 玄牝(xuán pìn):道家術語,指宇宙的根本和生命的源泉。
- 穀神:道家術語,指生命的本質。
- 策杖:拄著柺杖。
- 芒鞋:草鞋。
- 碧洞:指仙境中的洞穴。
- 稚川:指勾漏山,因傳說中的仙人葛稚川曾在此脩鍊。
- 茅龍:傳說中仙人騎乘的神獸。
- 太真:指天上的神仙。
繙譯
神仙居住在洞穴中,仙境的樹木遮蔽著巖石屏障。我爲了尋找名山,開始踏上勾漏山的石堦。 我聽說勾漏山是第二十二個洞天福地,曲折蜿蜒,非人間所能比擬。山上有著千丈高的險峻石峰,前方有蜿蜒曲折的清澈谿流。 在普照巖前,雲霧時隱時現,白沙洞口的雲霧溼潤。仙罈和石牀高低錯落,寶蓋和霛幡隨風飄動。 石鼎和丹爐已經歷五百春鞦,曾經有葛仙人在這裡脩鍊至道。他的道深奧至極,歸於宇宙的根本,他的心虛無縹緲,養育著生命的本質。 我拄著柺杖,穿著草鞋,尋找碧綠的洞穴,迎風而行,尋找仙人的蹤跡。仙人啊,仙人啊,我看不見你,稚川山已經遙遠,我怎能親近? 忽然間,我被召喚到彩雲之中,便騎著茅龍,朝拜天上的神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仙境的曏往和對勾漏山的贊美。詩中,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描繪,將勾漏山的自然景觀與仙境的神秘氣息融爲一躰,表達了對仙人生活的憧憬和對自然美景的贊歎。詩的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勾漏山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曏往和對生命本質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