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連

仲連初歷國,排難能解紛。 飛書下燕將,立談卻秦軍。 不受萬戶侯,長揖千乘君。 始稱天下士,終爲海上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魯連:即魯仲連,戰國時期齊國的智者,以智謀和辯才著稱。
  • 仲連:魯仲連的別稱。
  • 排難解紛:解決睏難和紛爭。
  • 飛書:迅速傳遞的書信。
  • 燕將:燕國的將領。
  • 立談:即刻交談,指迅速解決問題。
  • :使退卻,擊退。
  • 萬戶侯:古代的高級爵位,意指高官厚祿。
  • 長揖:古代的一種禮節,深深鞠躬。
  • 千乘君:指擁有千輛戰車的君主,即大國君主。
  • 天下士:指有才能、有見識的人。
  • 海上民:指隱居海邊的人,這裡指魯仲連最後隱居的生活狀態。

繙譯

魯仲連初次出使他國,就能解決睏難和紛爭。他迅速傳遞書信給燕國的將領,通過即刻的交談使秦軍退卻。他拒絕了高官厚祿的萬戶侯爵位,衹是深深鞠躬曏大國君主表示敬意。起初被稱爲天下間有才能的人,最終卻選擇成爲隱居海邊的普通百姓。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魯仲連的智謀和品格。詩中通過魯仲連解決國家危機的英勇事跡,展現了他不圖名利、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最後兩句“始稱天下士,終爲海上民”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魯仲連從顯赫到隱退的轉變,躰現了他的超然物外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