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元惡伏誅

· 吳璉
黃河千派忽澄清,四海喧然誦太平。 障日浮雲旋自散,洗天涼雨爲誰傾。 輝輝當路消狼跡,赫赫朝陽起鳳鳴。 老眼久期應見此,新詩聊作慰蒼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惡:首惡,大惡。
  • 伏誅:被處死。

翻譯

黃河衆多的支流忽然變得清澈了,四海之內喧鬧着歌頌太平。遮擋太陽的浮雲很快自行消散了,洗淨天空的涼雨是爲誰而下呢。光輝閃耀在路上消除了惡狼的蹤跡,赫赫的朝陽升起伴隨着鳳凰的鳴叫。我這老眼長久以來就期望能看到這樣的景象,新寫的詩姑且用來安慰天下蒼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正義戰勝邪惡、天下迎來太平的景象。詩中通過「黃河千派忽澄清」「障日浮雲旋自散」等描述,體現出對黑暗邪惡被掃除、光明降臨的喜悅和感慨。「赫赫朝陽起鳳鳴」則以朝陽和鳳鳴象徵吉祥和美好,表達了對太平盛世的嚮往和讚美。整首詩意境開闊,情緒高昂,既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欣喜,也反映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同時,也流露出對百姓的關懷,希望這太平之景能慰藉蒼生。

吳璉

吳璉,字美中。南海人。明憲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進士。授直隸含山知縣。值年荒,多方賑救,作粥糜以餉流移,前後所活盈萬。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憂去任。起後知進賢縣,以守正不合,引疾歸。卒年八十餘。著有《竹廬詩集》。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六有傳。吳璉詩,以嘉靖九年南海吳氏家刊本《竹廬詩集》爲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