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商三

去冬雪雨留薊門,開筵謔浪倒金樽。 今春燈火到長安,過門不肯回銀鞍。 燕山花隔平山柳,馬上東風幾回首。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薊門: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帶。
  • 謔浪:開玩笑,戲謔。
  • 金樽:金制的酒杯,泛指精美的酒杯。
  • 長安:古代都城,今西安,此處泛指京城。
  • 銀鞍:銀飾的馬鞍,指華貴的馬具。
  • 燕山:山脈名,位於今河北北部。
  • 花隔:花叢隔開,指景色。
  • 平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一般的山。
  • 馬上:在馬背上。
  • 東風:春風。

翻譯

去年冬天,雪花和雨點停留在薊門,我們開宴會開玩笑,金樽中的酒倒得滿滿的。 今年春天,燈火輝煌地照亮了長安,路過你的門前卻不願意停下銀鞍。 燕山的花與平山的柳樹相隔,我在馬背上迎着春風,頻頻回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何景明與友人商三之間的友情和離別之情。詩中通過對比去冬與今春的場景,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情感的變化。去冬的雪雨和開筵謔浪,今春的燈火和過門不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不捨。末句「馬上東風幾回首」更是以景結情,通過春風和回首的動作,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懷念和即將離別的惆悵。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