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行贈旺兄

兄爲吾祖之長孫,能將孝義持家門。耕鑿不隨時俗改,衣冠頗有古風存。 我家東岡舊鄉土,谷有田場桑有圃。諸弟喧譁逐城市,兄也蕭條守環堵。 僕僮馴雅妻更良,男女膝下皆成行。女長適人止近裏,男大爲農不出鄉。 只今汝年六十七,我翁爲叔汝爲侄。歲時相看如父子,登堂過庭禮不失。 弟昔省兄盡兄歡,夜秉燈燭羅杯盤。兄前勸飲嫂勸餐,留我一月相盤桓。 自從離兄仕都下,都城誰是悠悠者。萬戶清晨霜滿裘,九衢白晝塵隨馬。 朱門金鎖午未開,我曹不敢騎馬回。此時吾兄正穩臥,日高戶外無人催。 愛兄好靜謝塵網,一卷道書常在掌。託身未肯附年少,舉手何曾揖官長。 頃來生事日看微,種麻自織身上衣。少兒從學長幹蠱,我兄心中無是非。 君不見人間歲月坐相迫,胡爲東城復南陌。兄今已作白頭翁,弟亦長辭青瑣客。 山中桂樹況逢春,谷口桃花更照人。花前樹下一壺酒,弟勸兄酬不畏貧。
拼音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