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荔枝

· 佘翔
絳囊顆顆隱珠胎,不向風塵馳騎來。 自劈凝脂沉碧水,大秦明月掌中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絳囊:紅色的袋子,這裏比喻荔枝的外殼。
  • 珠胎:比喻荔枝內部的果肉。
  • 風塵:指世俗的紛擾。
  • 馳騎:騎馬疾行,這裏指荔枝不經過長途運輸。
  • 凝脂:形容荔枝果肉的質地細膩如脂。
  • 碧水:清澈的水。
  • 大秦:古代中國對羅馬帝國的稱呼。
  • 明月:比喻荔枝。
  • 掌中回:在手掌中轉動,形容荔枝的珍貴和美好。

翻譯

紅色的荔枝外殼下,藏着顆顆如珍珠般的果肉,它們不曾被風塵中的馬蹄所擾,未曾遠行。 自剖開那如凝脂般的果肉,沉浸在清澈的水中,彷彿是古代羅馬的明月,在掌中迴旋,展現其珍貴與美好。

賞析

這首作品以荔枝爲主題,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展現了荔枝的獨特魅力。詩中「絳囊顆顆隱珠胎」形容荔枝外殼下的果肉如珍珠般珍貴,而「自劈凝脂沉碧水」則進一步以凝脂比喻果肉的細膩,碧水則增添了一絲清新之氣。最後一句「大秦明月掌中回」巧妙地將荔枝與古代羅馬的明月相比,表達了荔枝的珍貴和美好,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荔枝的深厚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漢,號鳳台。嘉靖三十七年進士。任全椒知縣。與御史議事意見相左,即拂衣罷去,放遊山水以終。工詩,有《薜荔園詩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