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藝苑:文學藝術界。
- 雲蒸:如雲氣涌動,形容事物蓬勃發展。
- 鄒枚:西漢鄒陽、枚乘的並稱。後世常用來指代有才華的文人。
- 典型:這裏指楷模、典範。
- 登壇:登上高臺,這裏指在文壇或社交場合具有重要地位 。
- 跋扈:原指專橫跋扈,這裏形容在某方面非常出衆、有影響力 。
- 傾國:形容女子極其美麗。
- 娉婷:形容女子姿態美好的樣子,也指美女。
- 桑間餓:指古代有賢士在桑間餓着肚子堅守操守的事。
- 澤畔吟:指屈原被放逐後行吟澤畔的典故,比喻失意者的心聲。
- 朱弦:用熟絲制的琴絃,聲音比較悲涼,常象徵高雅的音樂或情感。
- 湘靈:傳說中舜的妃子,死後成爲湘水女神,也代表高潔美好的形象。
翻譯
在文學藝術蓬勃發展的日子裏,鄒陽和枚乘這樣的文人依然是衆人學習的楷模典範。那些在文壇或社交場上聲名顯赫十分出衆的人物,和那傾國傾城姿態美妙的佳人。我獨自嘲笑那些在桑間餓着肚子堅守操守卻無人問津的人,又有誰會去憐憫像屈原那樣在澤畔行吟抒發哀怨的人呢?那朱弦彈奏出的千古不變的高雅曲調,每一個夢裏都似乎有湘水女神美麗高潔的身影啊。
賞析
這首詩展現了作者佘翔豐富的情感與對多種人生境遇的思考。開篇「藝苑雲蒸日 ,鄒枚尚典型」,先描繪出文學藝術繁榮的大背景,並提及鄒枚這樣的文學典範,爲後文的感嘆埋下伏筆。「登壇名跋扈,傾國色娉婷」通過對比,寫出了在社會上聲名顯赫之人與美麗佳人的風光,暗示了世人常對這些外在的榮耀和美貌的追捧。「獨笑桑間餓,誰憐澤畔吟」則筆鋒一轉,詩人一方面感嘆堅守操守而貧困潦倒之人無人重視,一方面又悲憫像屈原那樣忠心卻遭放逐行吟澤畔的失意者,體現了作者對世間賢才不被理解、遭遇坎坷的同情。最後「朱弦千古調,無夢不湘靈」,以朱弦的高雅之音和湘靈這一美好形象收束全詩,表達了詩人內心對高潔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夢之情,全詩意境深遠,用詞精煉卻情感飽滿,既有對現實的感慨,也有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