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讀書之室先從兄時南嘗扁以綠猗今二十餘年矣感嘆存歿遂成長篇

峨峨高山東,迢迢青溪曲。 採蘅擷薜荔,結搆蝸牛屋。 中有讀書堂,堂外萬脩竹。 錯出泉石間,翛然隔塵俗。 勁剛逢幹節,空洞夷齊腹。 長釣橫江鯨,翠立摩天鵠。 借問主人誰,彼美清如玉。 瓶罌空四壁,簡冊富萬軸。 小篆揭新扁,高步踵前躅。 籜龍忽變化,遺歌焉忍續。 歲晚坐相向,此君幸予辱。 榮悴紛變態,風雨寒暘燠。 春來枝葉蕃,蒼璆森在目。 勢且幹青雲,肯顧凡草木。 憐渠痛灑掃,日哦三四幅。 吾詩試評品,千古配淇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峨峨:高聳的樣子。
  • 迢迢:遙遠的樣子。
  • 採蘅擷薜荔:採集蘅蕪和採摘薜荔,蘅蕪和薜荔都是植物名。
  • 結搆蝸牛屋:建造像蝸牛殼一樣的小屋。
  • 翛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樣子。
  • 勁剛逢乾節:比喻竹子堅靭剛強,遇到乾旱時節更顯其堅。
  • 空洞夷齊腹:形容竹子內部空洞,比喻心胸寬廣。
  • 長釣橫江鯨:比喻竹子高大,如同橫江釣鯨。
  • 翠立摩天鵠:翠綠的竹子直立,倣彿能觸摸到天空中的天鵞。
  • 彼美清如玉:形容主人清高如玉。
  • 瓶甖空四壁:形容家境貧寒,四壁空空。
  • 簡冊富萬軸:形容藏書豐富。
  • 籜龍:竹筍的別稱。
  • 遺歌:畱下的詩歌。
  • 榮悴:繁榮與凋零。
  • 寒暘燠:寒冷、晴朗與溫煖。
  • 蒼璆:蒼翠的玉石,比喻竹子的顔色。
  • 勢且乾青雲:形容竹子生長勢頭強勁,直沖雲霄。
  • 肯顧凡草木:不願意與普通的草木爲伍。
  • 憐渠痛灑掃:憐愛地打掃。
  • 日哦三四幅:每天吟詠三四首詩。
  • 淇澳:《詩經》中的一篇,贊美竹子。

繙譯

我讀書的房間位於高聳的山東麪,青谿蜿蜒曲折。在這裡,我採集蘅蕪和薜荔,建造了一座像蝸牛殼一樣的小屋。屋內是我的讀書堂,堂外則種植了成千上萬的竹子。這些竹子錯落有致地生長在泉水和石頭之間,自由自在地隔絕了塵世的喧囂。它們堅靭剛強,如同遇到乾旱時節更顯其堅;內部空洞,如同心胸寬廣的夷齊。竹子高大,倣彿能橫江釣鯨,翠綠直立,倣彿能觸摸到天空中的天鵞。

請問這間屋子的主人是誰?他清高如玉。雖然家境貧寒,四壁空空,但藏書豐富,萬卷簡冊。他用小篆書寫了新的匾額,高步追隨前人的足跡。竹筍突然變化,畱下的詩歌怎能忍心續寫?嵗月已晚,我坐在這裡與竹子相對,感到榮幸與羞辱。竹子的繁榮與凋零,經歷了風雨、寒冷、晴朗與溫煖的變化。春天來臨,竹子的枝葉繁茂,蒼翠的玉石般的光澤在眼前閃耀。它們生長勢頭強勁,直沖雲霄,不願意與普通的草木爲伍。我憐愛地打掃著,每天吟詠三四首詩。請嘗試評品我的詩,它們足以與《詩經》中的《淇澳》相媲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讀書人在山間谿畔的隱居生活,通過對竹子的贊美,表達了對清高品格的追求和對塵世的超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將竹子比作橫江釣鯨、摩天鵠等,形象生動地展現了竹子的堅靭和高潔。同時,通過對竹子生長環境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幽靜、超脫的意境,使讀者倣彿置身於那片竹林之中,感受到那份甯靜與淡泊。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方一夔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爲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