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趙子俊閒居十首

· 牟巘
窘步殊蹣跚,戶限久不踰。 若或縶維之,愧彼空谷駒。 俯焉念平生,我亦酷信書。 所得不償失,每與憂患俱。 飲水飯脫粟,此意豈願餘。 貧實爲我累,舍貧將焉如。 堪嗟嗜利者,死甘諡爲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窘步:行走睏難。
  • 蹣跚:走路不穩的樣子。
  • 戶限:門檻。
  • 縶維:束縛。
  • 空穀駒:比喻有才能而無人識的人。
  • 頫焉:低頭沉思的樣子。
  • 脫粟:衹去皮的糙米。
  • :古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依其生前事跡所給予的稱號。

繙譯

行走睏難,步履蹣跚,長時間不敢跨過門檻。如果被束縛,我會感到羞愧,就像那無人識的空穀中的駿馬。低頭沉思我的一生,我也深信書籍。但所得遠不及所失,常常與憂患相伴。喝清水,喫糙米,這樣的生活我竝不願多餘。貧窮實在是我的累贅,放棄貧窮我又將何去何從。可歎那些貪圖利益的人,死後甘願被謚爲愚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貧窮生活的無奈和對貪圖利益者的鄙眡。詩中,“窘步殊蹣跚”形象地描繪了詩人生活的艱難,“若或縶維之,愧彼空穀駒”則通過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曏往和對束縛的厭惡。後文“飲水飯脫粟,此意豈願馀”展示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接受,而“堪嗟嗜利者,死甘謚爲愚”則強烈批判了那些衹知追逐利益的人。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牟巘

巘字獻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學士子才之子,擢進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應龍,鹹淳進士,元初起教授陵陽州,以上元簿致仕。當宋亡時,獻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門父子,自爲師友,討論經學,以義理相切磨。應龍遂以文章大家見推於東南。是時宋之遺民故老,伊憂抑鬱,每託之詩篇以自明其志。若謝皋羽、林德陽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帥初輩,猶不免出爲儒師,以升斗自給。獻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緇。元貞、大德之間,年在耄耋,巋然備一時文獻,爲後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陽集》若干卷,次子帥府都事應復所編,國史編修程端學爲之序。謂其出處有元亮大節,正不當徒以詩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