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疏鍾:稀疏的鍾聲。
- 杵:敲擊。
- 落雁:飛落的雁。
- 燭花:燭芯燃燒時結成的花狀物。
- 濺淚:形容燭花爆裂的聲音,比喻心情的悲傷。
- 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感到悲傷。
- 不識:不知道。
- 重來:再次來到。
繙譯
在野外的寺廟中尋找真正的幽靜,卻發現更加幽靜,老僧人對客人十分尊敬,客人因此來此遊覽。稀疏的鍾聲敲擊了幾下,整個江山似乎都沉浸在暮色之中,飛落的雁兒發出一聲鳴叫,讓天地間充滿了鞦意。山中的鳥兒似乎有情,憐憫我離去,燭花爆裂的聲音倣彿是淚水,它在爲誰而愁呢?現在我在江邊感到惆悵,不知道是否還有機會再次來到這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野外寺廟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幽靜之地的曏往和對離別的惆悵。詩中“疏鍾幾杵江山暮,落雁一聲天地鞦”以鍾聲和雁聲爲背景,烘托出深沉的鞦意和暮色,增強了詩的意境。結尾的“不識重來有日不”則透露出詩人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再次到訪的渴望,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