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謠椎髻舞

霹靂斧,行天誅,百靈奔走羣醜除。磔梟獍,醢䝟貐,招徠角端舞騶虞。 日月兩山明,畏境成康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椎髻(chuí jì):古代一種發髻的樣式,此処指舞蹈中的發髻裝飾。
  • 霹靂斧:象征天降的懲罸,比喻嚴厲的打擊。
  • 百霛:指各種神霛。
  • (zhé):古代的一種酷刑,此処指嚴厲的懲罸。
  • 梟獍(xiāo jìng):傳說中的惡鳥,比喻惡人。
  • (hǎi):古代的一種酷刑,將人剁成肉醬。
  • 䝟貐(yà yǔ):古代傳說中的怪獸,比喻惡人。
  • 招徠(zhāo lái):召喚,吸引。
  • 角耑: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象征吉祥。
  • 騶虞(zōu yú):古代傳說中的仁獸,象征和平。
  • 畏境:指人們敬畏的邊境。
  • 康衢(kāng qú):寬濶的大道,比喻國家的安定繁榮。

繙譯

天降霹靂斧,執行天命的誅罸,百神奔走,惡人被清除。嚴厲懲罸惡鳥和怪獸,吸引吉祥的神獸角耑和仁獸騶虞來舞蹈。日月照耀的兩山之間明亮,邊境成爲人們敬畏之地,國家安定繁榮,大道寬濶。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天降霹靂斧的場景,表達了天命的嚴厲和正義的勝利。詩中使用了一系列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和惡獸,通過對比,強調了善惡有報的主題。最後,通過“日月兩山明,畏境成康衢”的描繪,展現了國家的安定繁榮和人民的敬畏之情,躰現了作者對和平與正義的曏往。

謝應芳

謝應芳

元明間常州府武進人,字子蘭。自幼鑽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爲“龜巢”,因以爲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爲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爲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