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乙亥歲:指某一年的乙亥年。
- 毗陵:古地名,今江蘇省常州市。
- 狼狽:形容處境困難,窘迫。
- 避兵:躲避戰亂。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習俗。
- 簪裾:古代婦女的頭飾和衣裳,這裏指代婦女。
- 麗人:美麗的女子。
- 禾麻:泛指農作物。
- 邊氣:邊疆的戰亂氣氛。
- 戰聲:戰爭的聲音。
- 渺渺:形容遙遠或模糊不清的樣子。
- 闔廬城:指古代的城池,這裏可能指常州城。
翻譯
百年之中,只有一百個清明時節,今年又是在狼狽中躲避戰亂。寒食節時,不知是哪家的煙火不禁,而那些美麗的女子又怎能再穿着華麗的衣裳行走。田地荒廢,邊疆的戰亂氣氛瀰漫,春寒中草木似乎也響起了戰聲。遙遠的飛鴉在天際斷絕之處,自古以來,這裏就是闔廬城,一座歷經戰火的古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時期的淒涼景象,通過對清明時節、寒食節習俗的描寫,以及對荒廢田地、戰亂氣氛的刻畫,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對戰亂帶來的苦難的深切感受。詩中「渺渺飛鴉天斷處,古來還是闔廬城」一句,以飛鴉和古城爲意象,抒發了對歷史滄桑和戰亂不斷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反映了元代社會動盪不安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