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滇南除目戲作

餘昔四十時,秩已忝金紫。 棄捐垂十年,僅乃復其始。 故璧則猶是,馬齒加長矣。 頃失曾不憂,今來亦何喜。 未能免俗緣,棲棲聊復爾。 終當拂衣去,相從鴟夷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滇南(diān nán):指雲南地區。 金紫(jīn zǐ):指官階高貴。 璧(bì):古代一種玉器,用來象徵貴族身份。 鴟夷子(chī yí zǐ):指隱士、道士。

翻譯

我曾經四十歲時,官位已經升到了金紫的地步。 然而我放棄了官職,過了十年的隱居生活,如今才重新開始。 就像那塊古玉依然存在一樣,歲月在不停流逝。 曾經失去的並不擔憂,如今得到又有何喜悅。 雖然無法擺脫世俗的紛擾,但我仍然過着平淡的生活。 最終我會揮袖離去,與隱士一起相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曾經擁有高官厚祿的人,因爲種種原因選擇放棄官位,過着隱居生活的故事。詩人通過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起伏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詩中的「璧」和「鴟夷子」等詞語,象徵着貴族身份和隱士生活,展現了詩人對於人生選擇和價值觀的思考。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沉浮的感慨和對於自我選擇的堅定。

徐中行

明浙江長興人,字子輿,號龍灣,因讀書天目山下,稱天目山人。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官至江西左布政使。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稱後七子。性好客,卒於官,人多哀之。有《青蘿集》、《天目山人集》。 ► 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