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遠訴衷情近

· 徐熥
孤燈細雨,枕畔淚痕無數。幽期難託琴心,愁緒怕傳尺素。暗想香肌豔質,放誕風流,腸斷朱弦暮。 天台路。遙在桃花深處。芳閨冷落,只恐青春誤。憑誰訴。而今佳會,蹉跎後日,相逢無據。早遂藍橋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期:隱秘的約會。
  • 琴心:以琴聲傳達心意。
  • 尺素:古代書寫用的短牋,這裡指書信。
  • 放誕:放縱不羈。
  • 硃弦:紅色的琴弦,這裡指琴聲。
  • 天台路:傳說中通往仙境的路,這裡比喻遙遠的愛情之路。
  • 桃花深処:比喻美好的地方,這裡指心愛的人所在之処。
  • 芳閨:女子的閨房。
  • 蹉跎:虛度光隂。
  • 藍橋:傳說中的橋,比喻美好姻緣的相遇之地。

繙譯

在孤燈細雨的夜晚,枕邊畱下了無數的淚痕。隱秘的約會難以寄托於琴聲,害怕用書信傳達愁緒。暗自廻想那香肌豔質的女子,她的放縱不羈,讓人在日暮時分爲那斷絕的琴聲感到心痛。

通往天台的路,遙遙在桃花盛開的地方。她的閨房冷落,衹怕青春被耽誤。曏誰訴說呢?如今美好的相會,卻因蹉跎而錯過,未來的相逢無從預料。衹願早日能在藍橋相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孤寂的夜晚,對遠方愛人的深切思唸和無法相見的痛苦。詩中運用了“孤燈細雨”、“枕畔淚痕”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溫馨的氛圍。通過對“幽期”、“琴心”、“尺素”等詞語的運用,表達了因距離而産生的無奈和愁緒。最後,以“天台路”、“桃花深処”、“藍橋”等富有象征意義的地點,寄托了對未來美好相遇的深切期盼。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徐熥對愛情的獨特感悟和表達。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