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臺行
君不見七雄割據勢相均,得士者富失士貧。燕昭信義明日月,不惜千金買駿骨。
郭卿談笑吐深謀,海內賢豪競馳突。就中樂生尤絕奇,按劍魏朝人豈知。
一朝遇主同心腹,親屈君王爲推轂。指麾燕兵百餘萬,蹴踏齊城七十六。
於今六合無併吞,寂寞古臺空復存。少年未上麒麟閣,且學陸沉金馬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七雄:指戰國時期的七雄,即秦、齊、楚、燕、趙、韓、魏。 燕昭:指燕昭王。 燕兵:指燕國的軍隊。 麒麟閣:傳說中麒麟閣是古代帝王的宮殿,象徵着尊貴和榮耀。 陸沉:古代傳說中的一個人物,代表着忠誠和勇敢。 金馬門:古代宮殿中的一種門,象徵着權力和榮耀。
翻譯
你是否看到過戰國時期七個國家割據一方,勢力相互平衡,得到賢士的國家富強,失去賢士的國家貧弱。燕國的昭王以信義明明如日月,不惜千金購買優良的馬匹。 郭卿談笑之間透露着深遠的謀略,全國的賢士和豪傑爭相奔走,其中樂生的才華尤爲出衆,但在魏國朝廷,卻無人知曉。 有一天,樂生遇到了一個志同道合的主公,成爲了心腹之交,甚至親自爲君王推車。他率領燕國的軍隊達百餘萬,踏平了齊國的七十六座城池。 如今天下已無人再稱霸一統,古代的金臺空蕩蕩地獨自屹立。年輕人還未登上麒麟閣,就應該學習陸沉的忠誠和金馬門的榮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戰國時期的政治鬥爭和人物風采。通過描寫燕昭王的義明和樂生的才華,展現了忠誠、智慧和勇氣在亂世中的珍貴。詩中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格局和人物命運,表達了對忠誠和榮耀的嚮往和追求。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
唐順之的其他作品
- 《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 其十七 》 —— [ 明 ] 唐順之
- 《 有相士謂餘四十六歲且死者詩以自笑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此謂趁日力以進道者言之也苟不進道總是虛生修短何辨焉苟 》 —— [ 明 ] 唐順之
- 《 庚子歲海印寺再舉同年會紀事四首 》 —— [ 明 ] 唐順之
- 《 贈都督萬鹿園四首次思節韻 》 —— [ 明 ] 唐順之
- 《 南征歌十二首 其五 》 —— [ 明 ] 唐順之
- 《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 其十一 》 —— [ 明 ] 唐順之
- 《 游塘候廵公四首 其一 》 —— [ 明 ] 唐順之
- 《 赠王潼谷出守保定 》 —— [ 明 ] 唐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