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

· 韓愈
新月迎宵掛,晴雲到晚留。 爲遮西望眼,終是懶回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做詩詞與別人相唱和,多爲應和他人之作。 這裏是韓愈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的詩歌。
  • 虢(guó)州:地名,在今河南靈寶一帶 。
  • 劉給事使君:劉姓任給事官職的虢州地方長官,具體事蹟不詳 。
  • 迎宵:迎接夜晚,指新月在夜晚初升起。
  • 晴雲:晴天飄浮的雲。

翻譯

新月在傍晚時分迎接夜晚的到來,高高的掛在天空,晴朗天空中的雲朵直到夜晚還遲遲停留。雲彩終究懶得回頭移動,像是要刻意遮住我向西眺望的眼眸。

賞析

這首詩短短二十字,描繪出一幅頗具意境的傍晚景緻圖。開篇「新月迎宵掛,晴雲到晚留」,作者用簡潔明快的筆觸勾勒出夜晚初臨時天空中月與雲的畫面,「迎宵」「到晚」生動地點明瞭時間的變化,讓讀者直觀地感受到傍晚天色轉變的過程,營造出寧靜且悠然的氛圍 。後兩句「爲遮西望眼,終是懶回頭」則筆觸一轉,看似在埋怨雲朵不動,阻礙自己向西眺望,賦予雲彩以人的「慵懶」姿態與情緒,實則借景抒情,隱晦表達出作者對西方(可能暗藏着他牽掛、嚮往的事情或地點)的眺望渴望,卻因某些客觀因素不能如願的微妙心境。此詩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用詞雖平實卻充滿韻味,讓人回味無窮,體現出韓愈詩歌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特色。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

韓愈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