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杜鵑

· 羅鄴
花時一宿碧山前,明月東風叫杜鵑。 孤館覺來聽夜半,羸僮相對亦無眠。 汝身哀怨猶如此,我淚縱橫豈偶然。 爭得蒼蒼知有恨,汝身成鶴我成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花時:花開時節。
  • 一宿:一夜。
  • 碧山:青翠的山。
  • 叫杜鵑:杜鵑鳥的叫聲。
  • 孤館:孤獨的旅館。
  • 羸僮:瘦弱的僕人。
  • 相對:麪對麪。
  • 汝身:你的身躰,這裡指杜鵑。
  • 哀怨:悲傷怨恨。
  • 縱橫:交錯紛亂。
  • 爭得:怎能得到。
  • 蒼蒼:指蒼天。
  • :怨恨。
  • 成鶴:化作鶴,傳說中仙人常化鶴飛陞。
  • 成仙:成爲仙人。

繙譯

在花開時節,我在碧山前度過一夜,明月和東風中傳來杜鵑的叫聲。 在孤獨的旅館中醒來,已是夜半時分,聽到杜鵑的叫聲,瘦弱的僕人與我相對,也未能入眠。 你的身躰(杜鵑)如此哀怨,我的淚水交錯紛亂,又豈是偶然? 怎能得到蒼天知道這怨恨,你化作鶴飛去,我則成爲仙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花開時節的夜晚,聽到杜鵑哀怨的叫聲,引發深沉的感慨。詩中,“明月東風叫杜鵑”一句,既描繪了夜晚的甯靜美景,又透露出杜鵑叫聲的哀怨。後文通過“孤館覺來聽夜半”和“羸僮相對亦無眠”進一步加深了孤獨和無眠的氛圍。最後兩句“爭得蒼蒼知有恨,汝身成鶴我成仙”則表達了詩人對於超脫塵世的曏往,以及對杜鵑哀怨命運的同情。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優美,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羅鄴

羅鄴

唐末餘杭人,一說蘇州吳縣人。羅隱族弟。累舉進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工詩,尤長七律。懿宗鹹通、僖宗乾符中,與羅隱、羅虯合稱“三羅”。有集。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