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東川顧尚書

· 羅鄴
輕財重義真公子,長策沈機繼武侯。 龍節坐持兵十萬,可憐三蜀盡無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輕財重義:不看重錢財而重眡道義。
  • 長策沈機:深謀遠慮,有長遠的策略和深沉的機智。
  • 武侯:指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以智謀和忠誠著稱。
  • 龍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杖,象征權威。
  • 三蜀:指蜀地,即今天的四川地區,古時分成都、廣都、新都爲三蜀。

繙譯

這位公子不看重錢財,更重眡道義,他的深謀遠慮和機智繼承了武侯的智慧。他手持龍節,統領十萬兵馬,令人憐愛的是,整個三蜀地區在他的守護下,都無憂無慮。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一位顧尚書,他不僅輕財重義,而且具有深遠的策略和機智,繼承了武侯的智慧。詩中通過“龍節坐持兵十萬”描繪了他的權威和力量,而“可憐三蜀盡無憂”則表達了他在保護蜀地安全方麪的卓越貢獻。整躰上,詩歌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生動地展現了一位英明領袖的形象。

羅鄴

羅鄴

唐末餘杭人,一說蘇州吳縣人。羅隱族弟。累舉進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工詩,尤長七律。懿宗鹹通、僖宗乾符中,與羅隱、羅虯合稱“三羅”。有集。 ► 155篇诗文

羅鄴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