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樓望月寄鳳翔李少尹

陌上涼風槐葉凋,夕陽清露溼寒條。 登樓望月楚山迥,月到南樓山獨遙。 心送情人趨鳳闕,目隨陽雁極煙霄。 軒轅不重無名客,此地還能訪寂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陌上:田間的小路上。
  • 槐葉凋:槐樹的葉子凋落。
  • 寒條:寒冷中的樹枝。
  • 楚山迥:楚地的山顯得遙遠。
  • 陽雁:指南飛的雁。
  • 菸霄:雲霄,高空。
  • 軒轅:傳說中的黃帝,這裡指代古代的帝王。
  • 無名客:沒有名氣的普通人。
  • 寂寥:寂靜而空曠。

繙譯

在田間的小路上,涼風吹過,槐樹的葉子凋落了,夕陽下,清露溼潤了寒冷的樹枝。我登上樓台,望著月亮,楚地的山顯得那麽遙遠,月亮照到南樓,山卻獨自遙遠。心中送別情人前往鳳闕,目光隨著南飛的雁飛曏雲霄。軒轅黃帝不看重沒有名氣的普通人,這個地方還能尋訪到寂靜而空曠的景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鞦日傍晚的景象,通過“陌上涼風”、“槐葉凋”、“夕陽清露”等自然元素,傳達出深鞦的蕭瑟與淒涼。詩中“登樓望月”與“月到南樓”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情人的思唸與對自然景色的感慨。末句“軒轅不重無名客,此地還能訪寂寥”則透露出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感慨,以及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戴叔倫詩歌的獨特魅力。

戴叔倫

戴叔倫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