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沐(mù):洗頭。
- 敞(chǎng):打開。
- 南闈(nán wéi):南邊的門。
- 盤跚(pán shān):形容行走不穩的樣子。
- 晞(xī):曬乾。
- 梳(shū):梳子,用來整理頭髮的工具。
- 覽鏡(lǎn jìng):照鏡子。
- 違(wéi):違背,不符合。
- 吾友(wú yǒu):我的朋友。
- 登高(dēng gāo):爬到高處。
- 芳菲(fāng fēi):指花草的香氣,也泛指花草。
翻譯
早晨打開南邊的門洗頭,搖搖晃晃地等待太陽曬乾。 拿着梳子梳頭,頭髮卻一根根掉落,照鏡子時發現自己的樣子與心意不符。 我的朋友們很少見到,春風吹過,他們卻不再回來。 爬到高處,只想一醉方休,還能趕得上欣賞花草的芬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暮春時節的孤獨與憂鬱。詩中,「朝沐敞南闈,盤跚待日晞」描繪了詩人清晨洗頭的場景,透露出一種閒適而又略帶落寞的氛圍。隨後的「持梳髮更落,覽鏡意多違」則進一步以頭髮的脫落和鏡中形象的不符,表達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無奈和對現狀的不滿。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吾友見嘗少,春風去不歸」抒發了對友人離去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結尾的「登高取一醉,猶可及芳菲」則展現了詩人想要借酒消愁,同時又不願錯過春光的心情,體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留戀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日常生活的細膩描寫,傳達了深沉的人生感慨。

戴叔倫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