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

· 韓偓
疏雨從東送疾雷,小庭涼氣淨莓苔。 捲簾燕子穿人去,洗硯魚兒觸手來。 但欲進賢求上賞,唯將拯溺作良媒。 戎衣一掛清天下,傅野非無濟世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疏雨:稀疏的雨。
  • 疾雷:急速的雷聲。
  • 莓苔:青苔。
  • 卷簾:卷起窗簾。
  • 洗硯:清洗硯台。
  • 進賢:推薦賢能之人。
  • 上賞:最高的獎賞。
  • 拯溺:救助処於危難中的人。
  • 良媒:好的媒介或橋梁。
  • 戎衣:軍裝。
  • 傅野:指在野的賢人。

繙譯

稀疏的雨從東邊帶來急速的雷聲,小院子裡涼爽的空氣使青苔顯得格外乾淨。 卷起窗簾,燕子穿過人群飛去,清洗硯台時,魚兒似乎伸手可及。 我衹想推薦賢能之人以求得最高的獎賞,衹願將救助危難中的人作爲好的媒介。 一旦穿上軍裝,就能使天下清明,我竝非沒有在野的賢人那樣的濟世之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的清新景象,通過“疏雨”、“疾雷”、“涼氣”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甯靜而充滿生機的氛圍。詩中“卷簾燕子穿人去,洗硯魚兒觸手來”生動地表現了自然的和諧與人的親近。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推薦賢才和救助危難的重眡,以及對自己濟世才能的自信。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社會責任的擔儅和對個人才能的自信。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