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渭橋:古代橋樑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北渭水上。
- 秦京:指長安,古爲秦地,故稱。
- 鵷鸞:古代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比喻高貴之人或美好的事物。
- 歌吹:歌聲和樂聲。
- 鄉魂:思鄉之情。
- 涉江水:渡過江水,這裏指思鄉之情如渡江般深切。
- 蒲城:地名,在今陝西省渭南市。
- 故樓:舊時的樓臺。
翻譯
停車在渭橋之北,暮色降臨,我遠遠地望着通往秦地京城長安的道路。看不到那高貴的鵷鸞飛翔的道路,卻彷彿聽到了歌聲和樂聲。思鄉之情如同渡過江水般深切,我指向前往蒲城的旅途。只有那舊時樓臺上的月亮,如今依然在亭上明亮地照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渭橋北亭停車的情景,通過「望望入秦京」表達了對長安的嚮往。詩中「不見鵷鸞道」與「如聞歌吹聲」形成對比,既展現了詩人對高貴美好事物的渴望,又透露出對現實生活的感慨。末句「獨有故樓月,今來亭上明」則巧妙地將舊時與現今、故鄉與客地相聯繫,以月亮的永恆不變來象徵詩人對故鄉的深情不變,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儲光羲
唐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玄宗開元十四年進士。任馮翊、汜水、安宜、下邽等縣尉。後隱居終南。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遷監察御史。安祿山陷長安,迫受僞職。後脫身歸朝,貶死於嶺南。有集。
► 218篇诗文
儲光羲的其他作品
- 《 霽後貽馬十二巽 》 —— [ 唐 ] 儲光羲
- 《 苑外至龍興院作 》 —— [ 唐 ] 儲光羲
- 《 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其九 》 —— [ 唐 ] 儲光羲
- 《 餞張七琚任宗城即環之季也同產八人俱以才名知 》 —— [ 唐 ] 儲光羲
- 《 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其十 》 —— [ 唐 ] 儲光羲
- 《 終南幽居獻蘇侍郎三首時拜太祝未上 其三 》 —— [ 唐 ] 儲光羲
- 《 隴頭水送別 》 —— [ 唐 ] 儲光羲
- 《 洛陽道五首獻呂四郎中 》 —— [ 唐 ] 儲光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