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香山與王徵君子信途中聯句
一路覓幽題,過橋東復西。
竹疏林影薄,水小澗聲低。
食䉪庖人負,詩筒稚子攜。
緩行因惜蟻,久立爲聽鸝。
牆眼泉龍隱,籬腰土犬啼。
古藤如臂曲,矮樹與肩齊。
過隴虎留跡,投巖麝脫臍。
尋芝問溪老,摘果借鄰梯。
瓦罐煨椒酒,沙盤飣蕈齏。
漱甘分泠井,縱懶臥柔荑。
窯熱燒鬆火,潭香洗藥泥。
塘㘭飛絮滾,石縫落花棲。
健柏攙頹廟,荒苔補破蹊。
紫拳擎蕨菜,青子落棠梨。
樵語煙蘿屋,僧鋤雨豆畦。
歸來日當午,雲外一聲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䉪 (mù):竹製的盛器。
- 庖人:廚師。
- 詩筒:裝詩稿的竹筒。
- 稚子:小孩。
- 鸝 (lí):黃鸝,一種鳥。
- 土犬:一種小型的狗。
- 蕈齏 (xùn jī):一種用蕈類製成的醬菜。
- 泠井 (líng jǐng):清涼的井水。
- 柔荑 (róu tí):柔軟的草。
- 蕨菜 (jué cài):一種野生植物,可食用。
- 棠梨 (táng lí):一種果實,可食用。
翻譯
一路上尋找幽靜的地方題詩,過了橋向東又向西。竹林稀疏,林影淡薄,小溪水聲低沉。廚師揹着食盒,小孩帶着詩筒。慢慢行走是因爲憐惜螞蟻,長時間站立是爲了聽黃鸝的歌聲。牆洞裏泉水中的龍隱藏着,籬笆旁的小狗在叫。古老的藤蔓像手臂一樣彎曲,矮樹與肩膀齊平。過山嶺時老虎留下了足跡,投擲岩石時麝香脫下了臍帶。尋找靈芝詢問溪邊的老者,摘果子借用鄰居的梯子。瓦罐裏煨着椒酒,沙盤上擺着蕈齏。用清涼的井水漱口,懶洋洋地躺在柔軟的草地上。窯洞裏燒着松木火,潭水香氣中洗着藥泥。池塘邊飛絮滾滾,石縫中落花棲息。健壯的柏樹支撐着頹敗的廟宇,荒涼的苔蘚修補着破舊的小路。紫色的蕨菜高高舉起,青澀的棠梨落下。樵夫在煙霧繚繞的屋子裏說話,僧人在雨中的豆田裏耕作。歸家時已是正午,雲外傳來一聲雞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遊香山的所見所感,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的寧靜與生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竹林、小溪、黃鸝、古藤等,構建了一幅和諧的田園風光圖。同時,詩人的情感也巧妙地融入其中,如「緩行因惜蟻,久立爲聽鸝」,體現了詩人對生命的尊重和對自然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