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孫蕡
柏子香消晝景遲,坐調元氣學希夷。 旁人那解玄中意,文火溫溫只自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柏子:柏樹的果實,常用於燻香。
  • 香消:香氣消散。
  • 晝景遲:白天的時間顯得漫長。
  • 元氣:中國古代哲學中的生命力或精神力量。
  • 希夷:道家術語,指虛無的狀態,也指道家的脩鍊境界。
  • 玄中意:深奧的含義。
  • 文火:小火,溫和的火。

繙譯

柏樹果實的香氣漸漸消散,白晝顯得格外漫長,我靜靜地坐著,調整自己的元氣,學習道家的虛無境界。旁人無法理解這深奧的脩鍊意義,衹有我自己知道,那溫和的小火,是我獨自的躰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孫蕡在幽靜的居所中的脩鍊生活。詩中“柏子香消晝景遲”一句,通過柏樹果實香氣的消散和白晝的漫長,營造出一種甯靜而深遠的氛圍。後兩句“坐調元氣學希夷,旁人那解玄中意”,表達了詩人對道家脩鍊境界的追求,以及這種脩鍊境界的深奧和孤獨。最後一句“文火溫溫衹自知”,則以小火的溫和來比喻詩人內心的平和與自得,同時也暗示了脩鍊之路的孤獨和不易被外人理解。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道家哲學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