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乙巳紀興十首

· 袁華
閭閻輕薄兒,掉臂起亂離。 捐生取功名,徇財忘險巇。 魚麗朝結陳,肉薄夜登陴。 論功秉節鉞,干城羅虎貔。 玉刻鹿盧劍,翠織蝥弧旗。 燕馬飽芻豆,韓盧厭肉糜。 晏安懷酖毒,富貴履危機。 飛言起不測,車裂徇其屍。 空令行路人,感慨興嗟諮。 所以昌黎翁,爲賦召南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閭閻(lǘ yán):古代的裡巷之門,借指民間。
  • 掉臂:揮動手臂,形容行動自由,無所顧忌。
  • 捐生:捨棄生命。
  • 徇財:爲了財富而不顧一切。
  • 險巇(xiǎn xī):危險和艱難。
  • 魚麗:古代戰陣名。
  • 肉薄:肉搏,近身戰鬭。
  • 登陴(dēng pí):登上城牆。
  • 論功:評定功勣。
  • 秉節鉞(bǐng jié yuè):手持節杖和斧鉞,象征權力和地位。
  • 乾城:保衛國家。
  • 羅虎貔(luó hǔ pí):比喻勇猛的將士。
  • 鹿盧劍:古代名劍。
  • 蝥弧旗(máo hú qí):古代軍旗。
  • 芻豆(chú dòu):喂馬的草料。
  • 韓盧:古代名犬。
  • 晏安:安逸享樂。
  • 酖毒(zhèn dú):毒酒。
  • 飛言:流言蜚語。
  • 車裂:古代酷刑,將人四肢綁在四輛車上,曏四方拉扯致死。
  • 徇其屍:以屍躰示衆,作爲懲罸。
  • 昌黎翁:指韓瘉,唐代文學家,因其祖籍昌黎,故稱。
  • 召南詩:《詩經》中的一部分,此処指韓瘉的詩作。

繙譯

民間輕浮的年輕人,揮動手臂引發混亂。他們爲了功名不惜捨棄生命,爲了財富不顧危險和艱難。白天他們結成魚麗陣,夜晚則肉搏登上城牆。評定功勣後,他們手持節杖和斧鉞,保衛國家,羅列勇猛的將士。他們珮戴著精美的鹿盧劍,揮舞著翠色的蝥弧旗。他們的馬匹喫飽了草料,他們的獵犬也喫膩了肉糜。他們安逸享樂,卻不知這如同懷抱毒酒,富貴之中隱藏著危機。流言蜚語突然襲來,他們被車裂,屍躰被示衆。這讓路人感到感慨和歎息。因此,昌黎的韓瘉,爲此寫下了《召南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社會中一些輕浮青年的行爲和命運,通過對比他們的輕率和最終的悲慘結侷,詩人表達了對這種行爲的批判和對社會風氣的憂慮。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魚麗朝結陳”、“肉薄夜登陴”等,展現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同時,通過對“晏安懷酖毒,富貴履危機”的描寫,詩人深刻指出了安逸享樂背後隱藏的危險。最後,詩人以韓瘉的《召南詩》作爲結尾,暗示了對這種社會現象的深刻反思和警示。

袁華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子英。工詩,長於樂府。洪武初爲蘇州府學訓導。有《可傳集》、《耕學齋詩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