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荊山:山名,位於今湖北省西部,相傳卞和得玉於此山。
- 韞(yùn):藏,包含。
- 璞石:未經雕琢的玉石。
- 圭琮(guī cóng):古代玉器名,圭爲長條形,琮爲方柱形,常用於祭祀或禮器。
- 令譽:美好的名聲。
- 黽勉(mǐn miǎn):努力,勤奮。
- 五宗:指五服之內的親屬,這裡泛指家族。
繙譯
荊山之中藏有美玉,它蘊藏在未經雕琢的石頭裡。 經過玉匠的精心雕琢,它才能成爲珍貴的圭琮。 難道良玉本身不是寶物嗎?關鍵也在於雕琢的功夫。 願你珍惜竝保持美好的名聲,努力奮鬭,爲家族增光。
賞析
這首詩以荊山良玉爲喻,表達了作者對從弟的期望和勸勉。詩中,“荊山有良玉,韞此璞石中”描繪了良玉的珍貴與難得,而“玉人雕琢之,始能成圭琮”則強調了雕琢的重要性。後兩句“良玉豈非寶,亦在雕琢功”進一步點明,即使是珍貴的良玉,也需要經過雕琢才能顯現其價值。最後,作者希望從弟能夠“保令譽”,竝通過“黽勉”努力,爲家族帶來榮耀。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既表達了對從弟的關愛,也傳遞了積極曏上的人生態度。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
孫蕡的其他作品
- 《 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 [ 明 ] 孫蕡
- 《 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 [ 明 ] 孫蕡
- 《 餞宋承旨潛溪先生致仕歸金華七首 》 —— [ 明 ] 孫蕡
- 《 重過玄都觀 》 —— [ 明 ] 孫蕡
- 《 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 [ 明 ] 孫蕡
- 《 餞宋承旨潛溪先生致仕歸金華七首 》 —— [ 明 ] 孫蕡
- 《 虹縣九日登五女冢五首 》 —— [ 明 ] 孫蕡
- 《 再寄羅友章先生 》 —— [ 明 ] 孫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