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爲詩人所在地的山。
- 斜曛:斜陽,夕陽的餘暉。
- 綸巾:古代文士所戴的一種頭巾。
- 參軍:古代官職名,這裏可能指詩人自己或他人曾任此職。
翻譯
在龍山舉辦的九日宴會上,夕陽的餘暉映照着,萬朵紅菊散發出秋天的香氣,如同彩雲般絢爛。我醉意朦朧地戴着綸巾,面對這芳香的景物,西風應該還記得我這個舊時的參軍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龍山宴會的景象,通過「萬朵秋香散彩雲」的生動描繪,展現了紅菊盛開、香氣四溢的美景。詩中「醉岸綸巾對芳物」一句,既表達了詩人的醉意,又透露出他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與陶醉。結尾的「西風應識舊參軍」則帶有懷舊之情,暗示了詩人對過往歲月的回憶與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
孫蕡的其他作品
- 《 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 [ 明 ] 孫蕡
- 《 遊羅浮三首 》 —— [ 明 ] 孫蕡
- 《 寄張御史常泰 》 —— [ 明 ] 孫蕡
- 《 過瞿塘 》 —— [ 明 ] 孫蕡
- 《 送張典籍訥之官大同經歷三首 其三 》 —— [ 明 ] 孫蕡
- 《 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 [ 明 ] 孫蕡
- 《 投贈山東何方伯三首 其二 》 —— [ 明 ] 孫蕡
- 《 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 [ 明 ] 孫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