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圖

· 孫蕡
御柳西風白下時,宛龍曾見內官馳。 可堪洪武新妝束,盡復開元舊羽儀。 去國丹心常捧日,按圖吟鬢欲成絲。 嫖姚百萬平秦蜀,不借相如一匹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御柳:宮廷中的柳樹。
  • 西風:秋風。
  • 白下:地名,今江蘇南京。
  • 宛龍:指馬,宛如龍形。
  • 內官:宮中的官員。
  • 洪武: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
  • 妝束:打扮,裝束。
  • 開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此處指唐朝的盛況。
  • 羽儀:儀仗中的羽毛裝飾,也指儀仗。
  • 去國:離開國家。
  • 丹心:忠誠的心。
  • 捧日:比喻忠誠。
  • 按圖:按照圖畫或圖樣。
  • 吟鬢:吟詩時因思索而皺起的眉頭。
  • 成絲:形容鬢髮斑白。
  • 嫖姚:形容英勇。
  • 平秦蜀:平定秦地(今陝西一帶)和蜀地(今四川一帶)。
  • 相如: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此處指其名馬「相如」。
  • 匹騎:一匹馬。

翻譯

在南京的秋風中,宮廷的柳樹下,曾見過宛如龍形的馬被宮中官員驅馳。難以忍受的是,洪武時期的新裝束,卻要恢復開元時期的舊儀仗。離開國家時,忠誠的心如同捧着太陽,按照圖畫吟詩,鬢髮卻已斑白如絲。英勇的百萬大軍平定了秦地和蜀地,不需要藉助司馬相如的一匹馬。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洪武時期的新裝束與開元時期的舊儀仗,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感慨。詩中「去國丹心常捧日」一句,展現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與熱愛。末句以「嫖姚百萬平秦蜀,不借相如一匹騎」作結,既展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也隱含了對現實的不滿與諷刺。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時代的深刻思考。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