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陵

· 殷奎
炎精八葉已中衰,千載荒陵竟屬誰。 寢殿有垣悲躑躅,苑門無地覓罘罳。 祥開沙麓溝中絕,禍變增牜土未夷。 颯颯涼風吹客鬢,不堪興感立多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渭陵:指渭河附近的陵墓,這裡特指漢代的陵墓。
  • 炎精:指漢朝的國運。
  • 八葉:指漢朝的第八個皇帝,這裡可能指的是漢武帝。
  • 躑躅:徘徊不前的樣子。
  • 罘罳:古代宮殿外的一種屏風。
  • 沙麓:地名,可能指沙丘或荒涼之地。
  • 溝中絕:溝壑中斷,形容荒涼。
  • 增牜土:指增加的土堆,可能是指陵墓的土堆。
  • 颯颯:風聲。
  • 涼風:鞦風,帶有蕭瑟之感。

繙譯

漢朝的國運已經中衰,千年的荒陵如今屬於誰? 寢殿的圍牆內悲涼地徘徊,苑門之外找不到任何屏風的蹤跡。 沙麓的吉祥之兆已斷絕,陵墓的土堆還未平複。 颯颯的涼風吹拂著客人的鬢發,讓人不禁感慨萬分,久久站立。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渭陵荒涼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漢朝衰落的哀思。詩中“炎精八葉已中衰”一句,直接點明了漢朝國運的衰敗,而“千載荒陵竟屬誰”則進一步以陵墓的荒涼來象征國家的衰落。後兩句通過對寢殿和苑門的描寫,加深了這種荒涼和無助的氛圍。最後兩句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逝去煇煌的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歷史滄桑感。

殷奎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號強齋。少從楊維楨習《春秋》。博學精審,勤於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陽教諭。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門人私諡文懿先生。有《道學統系圖》、《強齋集》、《陝西圖經》、《關中名勝集》、《崑山志》、《咸陽志》。 ► 2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