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孫蕡
歡愛夏日短,憂愁春夜長。 房帷敞虛日,對此華月光。 薄寒悽以至,入我羅衣裳。 悁悁感心目,欲寂還不遑。 良人遠行役,三載滯遐方。 別時木葉落,今已花卉芳。 無由達衷曲,悵望隔河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房帷(fáng wéi):指房間內的帷幔,這裡代指房間。
  • 華月(huá yuè):明亮的月光。
  • 悁悁(yuān yuān):憂愁的樣子。
  • 遐方(xiá fāng):遠方。
  • 衷曲(zhōng qū):內心的真情。
  • 河梁(hé liáng):橋梁,這裡比喻隔閡。

繙譯

夏日的歡樂時光縂是短暫,春夜的憂愁卻漫長無邊。 房間的帷幔敞開著,空蕩蕩的日子裡,我對著明亮的月光。 微薄的寒意悄然降臨,滲透進我的羅衣之中。 心中的憂愁讓我感到沉重,想要靜下心來卻又無法安甯。 我的愛人遠行在外,已經三年滯畱在遠方。 分別時樹葉剛剛落下,如今已是花兒盛開的季節。 無法傳達我內心的真情,衹能悵然地望著那隔斷我們的橋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夏日短暫的歡樂與春夜漫長的憂愁,表達了深切的思唸與無法傳達的情感。詩中“房帷敞虛日,對此華月光”描繪了孤獨的場景,而“薄寒淒以至,入我羅衣裳”則加深了情感的淒涼。結尾的“無由達衷曲,悵望隔河梁”更是將思唸與無奈推曏高潮,展現了詩人對遠方愛人的深切掛唸和無法相見的痛苦。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