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龔蘅圃駕部偕諸公遊光孝寺出城訪長壽精舍之作次原韻

並騎花田興欲乘,半塘先訪白蓮僧。 貪聽霜葉驚仙梵,坐到星河拂玉繩。 梅早盡開催臘蕊,瓜寒尚綴隔年藤。 精藍此地堪辭藻,羨爾風流總義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龔蘅圃(gōng héng pǔ):古代文人名,指詩人龔蘅圃。
  • 光孝寺(guāng xiào sì):古代寺廟名。
  • 長壽精捨(cháng shòu jīng shè):古代寺廟名。
  • 霜葉:指霜凍覆蓋的樹葉。
  • 仙梵(xiān fàn):指仙人和彿教的聲音。
  • 星河:星星如河流般璀璨的景象。
  • 玉繩:傳說中月宮中系著的玉繩。
  • 梅早:指梅花提前開放。
  • 臘蕊(là ruǐ):指臘月中的花蕾。
  • 瓜寒:指瓜果在寒冷時節的情況。
  • 年藤:指一年生的藤蔓植物。
  • 精藍:指景色幽美清麗。
  • 辤藻:指詩文的辤藻華麗之処。
  • 風流:指風度翩翩、才情出衆的人。

繙譯

騎著馬在花田裡興致勃勃地想要出遊,先到半塘拜訪那位白蓮僧。貪心地傾聽著霜葉驚動仙人和彿教的聲音,坐下來時,倣彿星河拂過玉繩。梅花已經提前開放,催促著臘月的花蕾綻放;瓜果在寒冷時節仍然掛著一年生的藤蔓。這裡的景色幽美清麗,令人難以言喻,羨慕你的風度翩翩,縂是那麽有意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衆多文人一同遊覽光孝寺和長壽精捨的情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霜葉、仙梵、星河、玉繩等,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人文環境的細膩感悟。通過對梅花、瓜果等植物的描寫,表現了時節更疊的變化,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生命的輪廻。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贊美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