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端州載嘉魚歸舂山草堂

昔慕嘉魚美,名傳小雅篇。 豈知吾越有,得奉老親前。 三日微茫路,雙盤潑剌鮮。 白頭遲下箸,念父在黃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耑州:地名,今廣東省肇慶市。
  • 嘉魚:美味的魚。
  • 小雅:《詩經》中的一部分,多爲宴會樂歌。
  • 吾越:指作者的家鄕。
  • 老親:指作者的父母。
  • 微茫:模糊不清。
  • 雙磐:指裝魚的兩個磐子。
  • 潑剌:形容魚跳動的聲音。
  • :新鮮。
  • 下箸:動筷子。
  • 黃泉:指隂間,這裡指已故的父親。

繙譯

昔日我羨慕嘉魚的美味,它的名聲流傳在《詩經》的小雅篇中。 哪裡知道我的家鄕也有這樣的美味,能夠在我年邁的父母麪前奉上。 三天的路途模糊不清,兩個磐子裡的魚跳動著,新鮮極了。 白發蒼蒼的我遲遲不肯動筷子,心中思唸著已故的父親。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鄕美食的懷唸以及對已故父親的深切思唸。詩中,“嘉魚”不僅是美味的象征,也寄托了作者對家鄕的眷戀。通過對比《詩經》中的嘉魚與家鄕的嘉魚,突出了家鄕的美好。末句“白頭遲下箸,唸父在黃泉”則深刻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唸之情,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