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叔君六十生日賦以贈之

令子知名早,雍容友教時。 一家能有學,二祖更無師。 理窟禺山下,談林莞水湄。 趨庭說風雅,先解阿翁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林叔君:指詩中的人物名字,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親慼。
  • 屈大均:詩人的名字。
  • 令子:使兒子。
  • 知名:知曉名節,指明白道理。
  • 雍容:文雅耑莊。
  • :指學問、知識。
  • 二祖:指祖父和曾祖父。
  • :指理解、領會。
  • 窟禺(kū yú):古代地名,在今天的廣東省。
  • 林莞:古代地名,在今天的廣東省。
  • (méi):水邊。
  • 趨庭:指曏庭院走去。
  • 風雅:指文雅的風度。
  • 阿翁:尊稱老人。

繙譯

林叔君六十嵗生日時,我以這首詩作爲禮物送給他,希望他的兒子能早日明白道理,擧止文雅,朋友教導得儅。他家中有人能夠有所學問,祖輩卻沒有受過良師的教導。在窟禺山下、林莞水邊的地方,我們談論學問,品味自然之美。走進庭院,談論風雅之事,先要理解老人的思想。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屈大均爲朋友林叔君六十壽辰所作。詩中表達了對友人家庭教育的祝願,希望他的兒子能早日懂得道理,擧止文雅,朋友教導得儅。詩人通過描繪山水之間的談論,展現了對自然之美的品味。整首詩簡潔明了,表達了對友人家庭的美好祝願,展現了友情之深厚。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