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過於鱗郡齋分賦十體得高字

不淺停車興,寧因戀濁醪。 客顏回把袂,吾手任持螯。 十日市衣飲,千秋冠蓋勞。 北風寒趙瑟,明月隱吳刀。 淮海身難下,乾坤首並搔。 宦情餘汝在,物譽借詩逃。 一別安孤枕,相知仗二毛。 白雲空在望,誰益太行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於鱗:指于謙,明代名臣,字於鱗。
  • 郡齋:郡守的官邸。
  • 分賦:分韻賦詩。
  • 濁醪(zhuó láo):濁酒。
  • 把袂(bǎ mèi):握手。
  • 持螯(chí áo):拿着蟹螯,指吃蟹。
  • 冠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
  • 趙瑟:趙國的瑟,瑟是一種古代絃樂器。
  • 吳刀:吳地的刀,泛指寶刀。
  • 淮海:指淮河和海,這裏泛指廣闊的水域。
  • 乾坤:天地。
  • 宦情:官場情懷。
  • 物譽:世俗的讚譽。
  • 二毛:指頭髮斑白,比喻年老。
  • 太行(tài háng):太行山,位於河北省和山西省交界處。

翻譯

秋日裏,我來到于謙的官邸,與他分韻賦詩,我得到了「高」字。

我停下車來,不是因爲留戀那濁酒。 與客人握手,我手裏拿着蟹螯。 十天裏穿着市井的衣服飲酒,千秋歲月中官吏們勞碌。 北風寒冷,趙瑟的聲音低沉,明月隱沒,吳刀的光芒黯淡。 身處淮海之間,身心難以下沉,擡頭望天,首與天地並立。 官場情懷依舊,世俗的讚譽只能借詩逃避。 一別之後,只能孤獨地安枕,相互知心的依靠是那斑白的頭髮。 白雲空自望去,誰又能增添太行山的高聳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秋日訪問于謙官邸時的感慨。詩中通過「濁醪」、「把袂」、「持螯」等生活細節,展現了與友人的親密無間。同時,「北風寒趙瑟,明月隱吳刀」等句,以景寓情,抒發了對世事變遷的感慨。最後,「白雲空在望,誰益太行高」則寄寓了對高遠理想的嚮往與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友情、世事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