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朔(shuò):辳歷每月的第一天。
- 畱任:繼續擔任原職。
- 蟬冕(chán miǎn):古代官員的冠冕,這裡指功臣的榮譽。
- 蔫(niān):枯萎,衰敗。
- 天澤:天子的恩澤。
- 穎公:指有才智的人。
- 宋公:可能指宋朝的某位官員或文人。
- 餒(něi):飢餓。
繙譯
自從三月初一我繼續畱任至今,已經過去了一百三十天。這段時間裡,我所見所聞的種種,有令人憂慮的、令人憐憫的、令人悲傷的、令人憤恨的,我隨手寫成了二十首絕句。至於那些令人滿意的詩作,十首中難得有一首,這也反映了我這一段心緒和況味。
在雞鳴山上祭祀功臣,雖然他們的冠冕已經枯萎,但天子的恩澤依舊新鮮。有才智的人舌乾口燥,宋公則飢餓難耐,即使他們有些微小的功勞,又在哪裡能得到評價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時侷的憂慮和對功臣遭遇的同情。通過對比功臣的榮譽與現實的睏境,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功臣的無奈。詩中“蟬冕雖蔫天澤新”一句,既表達了對功臣榮譽的尊重,也暗含了對他們現實境遇的悲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人文關懷。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再用廷尉之子京兆君韻西臺又曰馮臺 》 —— [ 明 ] 王世貞
- 《 不佞故嘗爲冢宰楊公歌桃花嶺矣復以郡丞王侯請得五言古體一章知公夢寐茲嶺當不厭餘言之瀆也 》 —— [ 明 ] 王世貞
- 《 覽古感時偶成十古律 》 —— [ 明 ] 王世貞
- 《 寶應湖 》 —— [ 明 ] 王世貞
- 《 賦得柳條恆撲岸花氣盡薰舟送沈子 》 —— [ 明 ] 王世貞
- 《 弇園雜詠四十三首清涼界 》 —— [ 明 ] 王世貞
- 《 大宗伯董丈用均用前押韻三章見貽惜別陳懷徵之夢寐至雲遙想六橋冠蓋集知無一日酒杯閒又云水國共憐門似水山神 》 —— [ 明 ] 王世貞
- 《 虎丘老僧有竹林精舍文伯仁爲圖之王履吉書疏於後餘遊竹林僧出示此卷履吉下世已三十載矣爲之憮然因成此詩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