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吳獻臣大尹

· 祁順
讀禮三年守故廬,形容衰槁鬢毛疏。 聰明不及前時遠,虛負牙籤架上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讀禮:指研讀儒家經典《禮記》。
  • 形容衰槁:形容,外貌;衰槁,衰老憔悴。
  • 鬢毛疏:鬢角的頭發稀疏。
  • 聰明不及前時遠:智力不如以前。
  • 虛負牙簽架上書:虛負,空有;牙簽,古代書籍上的標簽,用以系掛;架上書,指書架上的書籍。

繙譯

研讀《禮記》三年,守在舊居,外貌衰老憔悴,鬢角的頭發也變得稀疏。智力不如以前,空有書架上掛著牙簽的書籍,卻難以像從前那樣聰明。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智力衰退的感慨。詩中,“讀禮三年守故廬”描繪了詩人長期研讀經典的場景,而“形容衰槁鬢毛疏”則生動地刻畫了嵗月的痕跡。後兩句“聰明不及前時遠,虛負牙簽架上書”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對自身智力衰退的無奈和對知識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過往的懷唸。

祁順

明廣東東莞人,字致和,號巽川。天順四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進郎中。成化中使朝鮮,不受金繒,拒聲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