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行
回蹊蕩長風,寥廓望北堰。
天寒歸鳥疾,日落蒼山遠。
青蠅冷依袖,欲拂凍恐損。
陰陽不可測,節序漫相轉。
相逢山中人,爲我嘆一飯。
今年春夏間,苦潦秋復旱。
桑條淫雨爛,十蠶九無繭。
山田既已薄,毒日秋似剪。
比來自入冬,百憂尚不闡。
積陰動連月,日影屢驚犬。
嗷嗷望鄰里,有金不得遣。
一炬亦已適,妻子恐不免。
門前吏何怒,民事良獨蹇。
羣盜日縱橫,海上紛席捲。
小人擔石蓄,輸轉敢自晚。
貧家忍飢寒,豪家侈歡宴。
百金買歌舞,千金作迎餞。
餘生苦不早,身老百計舛。
井枯飲亦少,況乃希飽暖。
聞君多悲心,此意爲一展。
立談未及畢,淚下氣欲殄。
所言雖不一,此語終滾滾。
退爲山中行,狼藉寄孤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回蹊(huí xī):曲折的小路。
- 寥廓(liáo kuò):空曠深遠。
- 堰(yàn):堤壩。
- 青蠅(qīng yíng):蒼蠅。
- 積陰(jī yīn):長時間的陰天。
- 嗷嗷(áo áo):形容哀鳴聲。
- 輸轉(shū zhuǎn):運輸。
- 舛(chuǎn):錯亂,不順。
- 殄(tiǎn):盡,絕。
翻譯
在山中行走,曲折的小路被長風吹拂,我站在高處遠望北方的堤壩。天空寒冷,歸巢的鳥兒飛得很快,夕陽下的蒼山顯得遙遠。蒼蠅冷冷地依附在袖子上,想要拂去卻又擔心凍傷。陰陽變化難以預測,季節緩慢地交替。在山中遇到的人,爲我嘆息一頓飯的艱難。今年春夏之間,雨水過多,秋天又幹旱。桑樹的枝條在雨中腐爛,十個蠶中九個沒有繭。山田本來就貧瘠,炎熱的陽光像剪刀一樣。自從進入冬天以來,憂慮重重。長時間的陰天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日光偶爾出現,驚動了狗。哀鳴着望着鄰里,即使有金子也無法使用。一場火災也已經發生,妻子和孩子恐怕難以倖免。門前的官吏爲何發怒,百姓的生活實在艱難。盜賊日益猖獗,海上的紛爭不斷。小人物們忍受着飢餓和寒冷,豪富之家卻奢侈地歡宴。百金用於買歌舞,千金用於迎接和送別。我這一生苦難不斷,老來百事不順。井水枯竭,飲食也少,更不用說希望飽暖了。聽說你有很多悲傷的心事,這次來是爲了展示一下。站着談話還未結束,淚水已經流下,氣息幾乎要斷絕。雖然所說的內容不一,但這些話語始終滾滾而來。退回到山中行走,狼藉地寄託着孤獨的懇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中行走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反映了社會的苦難和個人的悲慘遭遇。詩中,「回蹊蕩長風,寥廓望北堰」等句,以空曠的自然景象爲背景,烘托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後文通過對自然災害、社會動盪和個人困境的敘述,展現了生活的艱辛和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對現實苦難的深刻感受和對未來的憂慮。
伍瑞隆
伍瑞隆,字國開,號鐵山,晚號鳩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補弟子員。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禎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諭,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稱,擢翰林院待詔,遷戶部主事,再遷員外郎,管倉場。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兩司。謝病歸。南明紹武帝立,拜太僕寺正卿。明亡,隱居邑之鳩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詩書畫,有《臨雲集》、《闢塵集》、《金門草》、《白榆草》、《石龍草》、《雩樂林草》、《懷仙亭草》、《鐵遂草》、《賦草》、《遊樑草》、《少城別業近草》、《鳩艾山人賦》等。清康熙《香山縣誌》卷七、清乾隆《香山縣誌》卷六有傳。伍瑞隆詩,諸別集多已佚,僅存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天啓四年刊本《臨雲集》十卷,該集一至五卷爲詩,後五卷爲文。今以《臨雲集》爲底本整理。他書輯得佚詩,附於末卷之後。
► 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