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辭二首

躞蹀宛駒齒未齊,摐金噴玉向風嘶。 來時欲盡金河道,獵獵輕風在碧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的樣子。
  • 宛駒:指來自宛地的馬,宛地以産良馬著稱。
  • 摐金(chuāng jīn):形容馬嘶聲響亮,如同金屬撞擊。
  • 噴玉:形容馬鼻噴氣的聲音,如同玉石相擊。
  • 金河:指黃河,古代黃河水色黃,故稱金河。
  • 獵獵:形容風聲。
  • 碧蹄:指馬蹄,形容馬蹄輕快。

繙譯

小步行走的宛地馬駒,牙齒還未長齊, 發出金屬撞擊般的嘶鳴,噴氣聲如玉石相擊,迎風而嘶。 它來時似乎要將金河(黃河)的河道走盡, 在碧綠的馬蹄下,輕風獵獵作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匹年輕而雄壯的馬駒,通過“躞蹀宛駒齒未齊”展現了馬駒的稚嫩與活力,而“摐金噴玉曏風嘶”則生動地描繪了馬駒嘶鳴的雄壯與響亮。後兩句“來時欲盡金河道,獵獵輕風在碧蹄”則通過誇張的手法,表現了馬駒奔跑的迅猛與自由,以及它所帶來的風聲,整躰營造了一種奔放與豪邁的氛圍。

張仲素

張仲素

唐代詩人,字繪之,符離(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間鄚縣(今河北任丘)。貞元十四年(798)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爲武寧軍從事,元和間,任司勳員外郎,又從禮部郎中充任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張仲素擅長樂府詩,善寫思婦心情。如"嫋嫋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採葉,昨夜夢漁陽"(《春閨思》),"夢裏分明見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閨思》),刻畫細膩,委婉動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語言慷慨,意氣昂揚,歌頌了邊防將士的戰鬥精神。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