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陽和:春天的煖氣。
- 力太遲:力量來得太慢。
- 生意:生機,生命力。
- 更引:再引發,再生長。
- 萬年枝:指老樹新枝,比喻生命力長久。
繙譯
春風吹入古老的樹木,春天的煖氣雖然來得慢。 不要說它已經沒有生機,它還能長出新枝,延續萬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春風吹拂古樹的景象,表達了生命力頑強不息的主題。詩中“陽和力太遲”形容春天雖慢但終究會到來,而“更引萬年枝”則展現了古樹即使看似老去,仍能煥發新生的力量。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鼓勵人們即使在睏境中也要保持希望,相信生命的力量。

崔道融
崔道融,唐代詩人,自號東甌散人。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乾寧二年(895年)前後,任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縣令,早年曾遊歷陝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後入朝爲右補闕,不久因避戰亂入閩。僖宗乾符二年(875年),於永嘉山齋集詩500首,輯爲《申唐詩》3卷。另有《東浮集》9卷,當爲入閩後所作。與司空圖、方幹爲詩友。《全唐詩》錄存其詩近八十首。
其中一些作品較有社會意義,如《西施灘》否定“女人禍水”的傳統觀念,爲西施鳴不平,詩曰:“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田上》寫農民冒雨夜耕的辛勞。《寄人》、《寒食夜》等詩亦爲佳作。崔道融的詩作和羅隱一樣,流傳的不多。其風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較多樣。其中《牧豎》一詩流傳較廣。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