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
軒相推風后,周官重夏卿。
廟謀能允迪,韜略又縱橫。
吉日四黃馬,宣王六月兵。
擬清雞鹿塞,先指朔方城。
列將懷威撫,匈奴畏盛名。
去當推轂送,來佇出郊迎。
絕漠蓬將斷,華筵槿正榮。
壯心看舞劍,別緒應懸旌。
睿錫承優旨,乾文復寵行。
暫勞期永逸,赫矣振天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軒相:指古代的賢相。
- 風后:古代傳說中的賢人,曾輔佐黃帝。
- 夏卿:古代官名,指重要的官員。
- 廟謀:指朝廷的謀劃。
- 允迪:指得到充分的實施。
- 韜略:指軍事策略。
- 縱橫:指策略的廣泛和深遠。
- 四黃馬:指四匹黃色的馬,古代用於吉祥的象徵。
- 宣王:指周宣王,周朝的一位君主。
- 六月兵:指夏季的軍事行動。
- 雞鹿塞:古代邊塞名。
- 朔方城:古代邊塞城市名。
- 推轂:古代送行的一種儀式,推車送行。
- 出郊迎:到郊外迎接。
- 絕漠:極遠的沙漠。
- 蓬將斷:蓬草將要斷絕,比喻邊疆的荒涼。
- 華筵:盛大的宴席。
- 槿正榮:木槿花正盛開,象徵繁榮。
- 懸旌:懸掛的旗幟,比喻心情的激動。
- 睿錫:指皇帝的恩賜。
- 優旨:指皇帝的優待旨意。
- 乾文:指皇帝的文告。
- 寵行:指受到皇帝的寵愛和派遣。
- 赫矣:顯赫的樣子。
- 振天聲:震動天下的聲威。
翻譯
賢相推舉風后,周朝重視夏卿。 朝廷的謀劃得以充分實施,軍事策略廣泛深遠。 吉日選定四匹黃馬,宣王在六月出兵。 準備清理雞鹿塞,首先指向朔方城。 列將懷着威嚴安撫,匈奴畏懼盛名。 離去時推車送行,歸來時出郊迎接。 遠漠中的蓬草將要斷絕,華筵上木槿花正盛開。 壯志看舞劍,別緒如懸掛的旗幟。 皇帝的恩賜承蒙優待,文告再次寵愛派遣。 暫時勞苦期望永逸,顯赫地振動了天下的聲威。
賞析
這首詩是崔日用爲送別張說巡邊而作,表達了對張說軍事才能和朝廷對其重用的讚美。詩中通過歷史典故和象徵手法,描繪了出征的莊嚴場面和將領的威嚴,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安寧和將領功成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邊塞詩的雄渾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