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員外春閨

· 崔湜
落日啼連夜,孤燈坐徹明。 捲簾雙燕入,披幌百花驚。 隴上寒應晚,閨中織未成。 管絃愁不意,梳洗懶無情。 去歲聞西伐,今年送北征。 容顏離別盡,流恨滿長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捲簾(juǎn lián):捲起簾子。
  • 披幌(pī huǎng):揭開窗簾。
  • 隴上(lǒng shàng):指隴山一帶,泛指西北邊疆。
  • 閨中(guī zhōng):指女子的內室。
  • 管絃(guǎn xián):指音樂。
  • 北征(běi zhēng):向北出征。

翻譯

落日餘暉與夜色相連,孤燈下坐到天明。 捲起簾子,雙燕飛入,揭開窗簾,百花似乎被驚動。 隴山的寒意應該來得晚,閨中的女子織布還未完成。 音樂帶來的憂愁無法消解,梳妝打扮也懶得用心。 去年聽說西邊有戰事,今年又送親人北征。 容顏因離別而憔悴,心中的遺憾和怨恨瀰漫在長城內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閨中的孤寂與憂愁,通過對落日、孤燈、雙燕、百花等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營造出一種淒涼而靜謐的氛圍。詩中「捲簾雙燕入,披幌百花驚」巧妙地以動襯靜,增強了畫面的生動感。後半部分通過對戰爭的提及,加深了閨中人的憂愁,表達了戰爭給普通人帶來的痛苦和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戰爭的深刻反思和對和平的渴望。

崔湜

唐定州安喜人,字澄瀾。崔仁師孫。第進士。爲左補闕。中宗神龍初,桓彥範等引爲耳目,令伺武三思動靜。湜見三思勢大,反附三思,由考功員外郎驟遷中書舍人。中宗景龍中,依上官婉兒、韋后及安樂公主,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典選納賂,貶江州司馬,改襄州刺史。韋氏稱制,復同中書門下三品。睿宗景雲中又附太平公主,進爲中書令。玄宗立,太平公主被殺,湜亦賜死。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