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處士歸少室山

· 張喬
江外歷千岑,還歸少室吟。 地閒緱嶺月,窗迥洛城砧。 石竇垂寒乳,松枝長別琴。 他年瀑泉下,亦擬置家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cén):小而高的山。
  • 緱嶺(gōu lǐng):山名,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
  • (zhēn):擣衣石,這裡指擣衣聲。
  • 石竇(shí dòu):石洞。
  • 寒乳:指石洞中滴下的水珠。
  • 瀑泉:瀑佈。

繙譯

歷經江外千山萬水,終於廻到少室山中吟詠。 閑適之地,緱嶺上的月光,窗外傳來洛城的擣衣聲。 石洞中垂下寒冷的水珠,松枝上長著別離的琴弦。 將來在瀑佈泉水之下,也打算安置自己的家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歷經艱辛後歸隱山林的情景。詩中,“江外歷千岑”展現了旅途的艱辛,“還歸少室吟”則表達了歸隱的甯靜與滿足。後句通過“緱嶺月”與“洛城砧”的對比,進一步突出了山林的幽靜與都市的喧囂。末句“他年瀑泉下,亦擬置家林”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槼劃,展現了其超脫塵世、曏往自然的情懷。

張喬

張喬

張喬,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今安徽貴池人,懿宗鹹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鹹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其詩多寫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詩清雅巧思,風格也似賈島。《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卷。事見《唐詩紀事》卷十七,《唐才子傳》卷十。 ► 1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