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松爲許志完作
箕山老人松樹圖,開卷凌亂千人呼。
畢宏已死更誰手,南京老盛天下無。
此鬆畫本得何處,元是公家掛瓢樹。
虯髯偃蹇老鐵蟠,雷雨蒼龍木騰去。
嗚呼此樹百鍊鋼,數千萬變冰與霜。
忠臣義士我所拜,山中萬古文天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箕山:山名,相傳爲古代隱士許由隱居之地。
- 畢宏:唐代畫家,以畫鬆著稱。
- 掛瓢:古代隱士的象徵,表示隱居不仕。
- 虯髯:形容松樹枝幹彎曲如龍鬚。
- 偃蹇:形容松樹枝幹挺拔。
- 老鐵蟠:形容松樹枝幹堅硬如鐵,盤曲如龍。
- 文天祥:南宋末年抗元名臣,忠貞不屈。
翻譯
箕山的老人畫了一幅松樹圖,打開畫卷,松樹的姿態讓千人驚歎。畢宏已經去世,還有誰能畫出這樣的松樹呢?南京的老盛是天下無雙的畫家。這幅松樹的畫本是從哪裏得到的?原來是公家收藏的掛瓢樹。松樹的枝幹像龍鬚一樣彎曲,像老鐵一樣堅硬盤曲,彷彿雷雨中的蒼龍,樹木如龍騰飛。哎呀,這棵松樹如同百鍊的鋼鐵,經歷了無數次冰霜的洗禮。我崇拜那些忠臣義士,就像這棵松樹,在山中萬古長存,如同文天祥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幅松樹圖,讚美了松樹的堅韌不拔和忠貞不屈的品質。詩中,「箕山老人」和「南京老盛」可能是指畫這幅松樹圖的畫家,他們的畫技高超,畫出的松樹栩栩如生,引人讚歎。松樹的形象被賦予了忠臣義士的象徵意義,尤其是與文天祥相提並論,表達了詩人對忠貞精神的崇敬。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松樹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堅韌不拔、忠貞不渝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