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富陽程明府招飲山亭

弭楫富春渚,乃在山城隈。 茂宰來招邀,躡蹻凌丹梯。 雉堞俯奔流,鳥道千重階。 上有嚴陵廟,棟宇胡然頹。 移尊陟層顛,華構鬱崔巍。 庚桑日以遠,俎豆誰家祠。 飲酒豈不歡,感物令心摧。 晴林散陽彩,倏乃四雲垂。 夏畦漲欲盡,晨突半無炊。 撫字在良牧,勞心念蒸黎。 窮陰如不散,願假薰風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弭楫(mǐ jí):停船。
  • (zhǔ):水邊的小塊陸地。
  • (wēi):山或水的彎曲處。
  • 躡蹻(niè juē):穿着草鞋,形容行走艱難。
  • 丹梯(dān tī):紅色的階梯,這裏指山路。
  • 雉堞(zhì dié):城牆上的齒狀矮牆。
  • 嚴陵廟:紀念嚴子陵的廟宇。
  • 移尊:移動酒杯,指飲酒。
  • 華構:華麗的建築。
  • 庚桑: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 俎豆(zǔ dòu):古代祭祀用的器具,這裏指祭祀。
  • 晨突:早晨的煙囪。
  • 撫字:治理百姓。
  • 蒸黎(zhēng lí):百姓。

翻譯

停船在富春江邊的小塊陸地上,就在山城的彎曲處。縣令來邀請我,我穿着草鞋艱難地攀登着紅色的山路。從城牆的矮牆往下看,可以看到奔流的江水,山路如同千重階梯。山上有紀念嚴子陵的廟宇,但建築已經頹敗。我們移動酒杯,登上山頂,那裏有一座華麗的建築。古代仙人庚桑的祭祀已經遠去,現在是誰家的祠堂呢?飲酒雖然歡樂,但感受到周圍的景物,心中不禁感到悲傷。晴朗的樹林中陽光燦爛,突然間四周的雲彩低垂下來。夏天的田地被洪水淹沒,早晨的煙囪幾乎不再冒煙。治理百姓是好官的責任,我心中憂慮着百姓的疾苦。如果陰雲不散,我願意借來溫暖的南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陳吾德在富陽山城的一次遊歷經歷,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和對歷史遺蹟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懷。詩中,「弭楫富春渚」至「鳥道千重階」描繪了詩人登山的過程,展現了山城的險峻與壯美。「嚴陵廟」與「庚桑」等歷史元素的引入,增添了詩的歷史厚重感。結尾處,詩人通過對天氣變化的描寫,隱喻了對百姓生活的擔憂,體現了其作爲官員的責任感和對民生的深切關注。

陳吾德

明廣東歸善人,字懋修,號有齋,一作省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隆慶三年擢工科給事中,以諫市珍寶斥爲民。神宗即位,起兵科。萬曆元年進右給事中。張居正當國,諫官言事必先請,吾德獨不往、尋屢以事力爭,益忤居正,出爲饒州知府。御史承風藉端誣劾,謫馬邑典史。又劾其蒞饒時違制講學,除名爲民。居正死,起官,終湖廣僉事。有《謝山存稿》。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