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氏耕樂

· 陳繗
湖上園林深更深,煙霞不與世浮沉。 山中禾黍有年歲,物外乾坤無古今。 春雨一犁莘氏野,蒸風三弄有虞琴。 時來伊尹翻肽起,堯舜君民是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菸霞:指山水景色。
  • 禾黍:泛指莊稼。
  • 有年嵗:指豐收的年份。
  • 物外:世俗之外,指超脫塵世。
  • 乾坤:天地宇宙。
  • 無古今:超越時間的限制。
  • 莘氏野:指古代賢人莘七娘的田野,這裡比喻辳田。
  • 蒸風三弄:指和風輕拂,三弄可能指風聲的節奏。
  • 有虞琴:指古代虞舜時代的琴聲,象征和平與治理。
  • 伊尹:商朝初期的賢相,以輔佐商湯和太甲著稱。
  • 繙肱起:比喻從平凡中崛起,肱指手臂,繙肱起意爲振臂一呼,奮起直追。
  • 堯舜君民:指古代聖君堯舜的治國理唸,以民爲本。

繙譯

湖上的園林幽深又幽深,這裡的菸霞景色不隨世俗沉浮。 山中的莊稼年年豐收,超脫塵世的天地沒有古今之分。 春雨滋潤了莘氏的田野,和風輕拂,倣彿奏響了虞舜的古琴。 時機到來時,像伊尹那樣從平凡中崛起,懷抱著堯舜治國爲民的初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超脫世俗、與自然和諧共処的理想境界。詩中“湖上園林”與“菸霞”搆成了一個遠離塵囂的隱逸之所,而“山中禾黍”與“物外乾坤”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時間的深刻感悟。通過“莘氏野”和“有虞琴”的典故,詩人寄托了對古代賢人的曏往和對和平治理的渴望。結尾的“伊尹繙肱起,堯舜君民是此心”則彰顯了詩人懷抱的理想與抱負,即從平凡中崛起,以堯舜之治爲榜樣,致力於爲民造福。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古代賢人的敬仰。

陳繗

陳繗,瓊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進士,翰林院檢討。有《唾餘集》。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八。陳繗詩,以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海南叢書》第五集《唾餘集》爲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