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樑伯遐溪山真隱

· 陳堂
緩步青藜杖,行吟白雪歌。 開軒煙樹渺,入座暮雲多。 煮石頻看鼎,貪棋欲爛柯。 桃源如可問,吾且一相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藜杖:用青藜木製成的手杖,常用來象徵文人的清高和超脫。
  • 白雪歌:指高雅的詩歌,這裏可能指的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開軒:打開窗戶。
  • 煙樹:被煙霧籠罩的樹木,形容景色朦朧。
  • 入座:坐下。
  • 暮雲:傍晚的雲彩。
  • 煮石:一種修道的行爲,比喻修煉的艱辛。
  • 貪棋:沉迷於下棋。
  • 爛柯:傳說中晉代王質上山砍柴,見二童子下棋,觀棋至終,發現斧柄已爛,回家後發現已過百年。比喻時間流逝之快。
  • 桃源:指理想中的隱居之地,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翻譯

我悠閒地拄着青藜木手杖,緩緩行走,吟唱着高雅的《白雪歌》。 打開窗戶,外面是被煙霧籠罩的樹木,朦朧而遙遠;坐下來,傍晚的雲彩多得數不清。 我頻繁地看着鼎中煮着的石頭,象徵着修煉的艱辛;沉迷於下棋,彷彿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如果可以找到那理想中的桃源隱居之地,我願意親自去探訪一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隱逸生活畫面。詩中,「青藜杖」和「白雪歌」體現了文人的清高與雅緻,「開軒煙樹渺」和「入座暮雲多」則進一步以朦朧的景緻來象徵隱逸生活的寧靜與深遠。後兩句通過「煮石」和「貪棋」的比喻,表達了修煉的艱辛和時間的流逝,最後以「桃源」爲結,寄託了對理想隱居地的嚮往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陳堂

陳堂,字明佐。南海人。明穆宗隆慶二年(一五六八)進士。授嚴州司理,徵拜南京監察御史。屢奉敕巡視京營及上下江監兌漕糧。明神宗萬曆五年(一五七七),以星變,上疏論河套貢市漕河段匹諸宜興革狀,及請斥權璫、易樞部、宥諫臣。因忤大臣張居正,被貶歸。後復起用,歷官廣西僉事、光祿寺少卿、南京尚寶司卿。致仕家居,肆力著述,靡所營樹。有《朱明洞稿》及《湘南》、《皇華》、《南歸》諸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四有傳。 ► 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