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何緣貧病苦相侵,長日拋書臥竹林。 遂有二毛愁攬鏡,只因八口重抽簪。 青山豈得兼朱綬,白髮由來雕素心。 未有大丹添歲月,不如濁酒任浮沈。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二毛:指頭髮花白,形容年老。
  • 八口:指家庭成員衆多。
  • 抽簪:比喻放棄官職,迴歸田園。
  • 朱綬:紅色的絲帶,古代官員的服飾,這裏指官職。
  • 素心:純潔的心。
  • 大丹:指長生不老的仙丹。
  • 濁酒:未經過濾的酒,這裏指普通的酒。

翻譯

爲何貧窮和疾病總是困擾着我,整日裏只能拋下書本,躺在竹林中。 頭髮開始花白,我憂愁地對着鏡子,只因爲家中人口衆多,我不得不放棄官職。 青山怎能同時擁有朱綬的榮耀,白髮自然會消磨純潔的心。 沒有長生不老的仙丹來延長歲月,不如喝些普通的酒,任由自己沉浮。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袁宗道在貧困和疾病中的無奈與憂愁。詩中,「二毛」和「八口」形象地描繪了作者年老和家庭負擔重的現實,而「青山豈得兼朱綬」則抒發了對官場生活的失望和對自然生活的嚮往。最後,通過「不如濁酒任浮沈」來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超然態度,顯示了作者在困境中尋求心靈慰藉的智慧。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