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父無子以侄孫林廣爲後廣之曾大父以一身兼兩戎籍不能辦而一之爲子孫世役久之業盡人亡惟有廣耳有司今又以

茅檐傢俱盡隨身,老婦嬌兒日可親。 有夢只尋丘隴去,不須回首問耕人。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外祖父:母親的爸爸。
  • 侄孫:兄弟的孫子。
  • 林廣:人名。
  • 曾大父:曾祖父,即祖父的父親。
  • 戎籍:軍籍。
  • 北京鎮南衛伍:指北京鎮南衛的軍隊編制。
  • 丘隴:墳墓。
  • 孑遺:殘餘,遺留。
  • 丘隴之守:指守護祖墳的責任。
  • :救助,幫助。
  • 嬌兒:寵愛的孩子。
  • 耕人:農夫。

翻譯

茅草屋裏的傢俱都隨身帶着,老婦人和嬌兒每天都很親近。 只有在夢中才能尋找到祖墳,不需要回頭去問那些耕田的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林廣因家族軍籍問題被迫離開家鄉,前往北京服役的情景。詩中,「茅檐傢俱盡隨身」反映了林廣離家的匆忙和無奈,而「老婦嬌兒日可親」則表達了他對家人的深情和不捨。後兩句「有夢只尋丘隴去,不須回首問耕人」則深刻表達了他對祖墳的思念和對未來的迷茫。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家族命運的無奈和對林廣的同情。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