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

· 袁凱
雨雪雨雪,悽風如刀,我行中野,而無縕袍。我寒我飢,誰復我知。 四無人聲,但聞熊羆。羆欲攫我,羆復奪我。我身煢煢,進退不可。 進固難矣,退亦何止。還望舊鄉,遠隔江海。江波湯湯,海波洋洋。 我思我鄉,死也可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縕袍:[yùn páo] 舊棉袍。
  • 煢煢:[qióng qióng] 孤獨無依的樣子。
  • 湯湯:[shāng shāng] 水流大而急的樣子。
  • 洋洋:[yáng yáng] 形容水勢浩大的樣子。

翻譯

雨雪交加,淒冷的風如同利刃,我行走在荒野之中,卻沒有舊棉袍來禦寒。我飢寒交迫,又有誰能夠理解我的困境。四周寂靜無人,只能聽到熊和羆的吼聲。它們似乎要攻擊我,又似乎要奪走我的一切。我孤獨無依,進退兩難。

前進固然困難,後退又何嘗不是如此。回頭望向故鄉,卻被江海所隔。江水波濤洶涌,海水浩渺無邊。我思念我的家鄉,這種思念之情,即便是死亡也無法忘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在嚴寒中孤獨行走的人,面對自然界的殘酷和野獸的威脅,他感到無助和絕望。詩中通過「雨雪」、「悽風」等自然景象的描繪,以及「熊羆」的威脅,生動地傳達了主人公的困境和恐懼。後半部分對故鄉的思念,則透露出深深的鄉愁和對生命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人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存狀態和對家的眷戀。

袁凱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鷰》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鷰。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監察御史,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僞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